美国梦
来美国前听说过"美国梦"(American
dream)这个词,当时我想,到美国去就是一个梦了,怎么到了那儿还会有另一个梦呢?出了国以後,我才知道了这个梦的确切含义,就是说美国人很想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是每一个普通美国人的梦想。刚踏上这片土地,我想也不敢想这个梦,对于我,这是痴人说梦,就像小时候看着月亮想爬上去捉星星一样不可企及。刚来南加州时,一位来美国十多年的朋友带着我们去百万利山庄富人区。坐着他的老哑车看那些价值连城的豪华屋,那感觉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不过说实在的,看是看了,却丝毫没有动心。我们那位老友可能是想激发我们的"革命斗志,"但我觉得自己和那些人永远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这一辈子也没住过好房子,小时候在家因为最小,可以随便往哪儿一塞,像元杂剧里的楔子一样。最惨的是有客人来家,也就找个角落一躺能翻身就行了。後来我到了剧团,过起了跑码头的日子。去一处演出,扛着一个背包捆,唱着"无产者四海为家"的歌子,念着"党要到东就不去西"的句子,随处安营扎寨。当时常住的地方是学校教室,那睡觉的床就像我们唱戏的草台一样搭的容易。最常用的材料自然是课桌,课桌有高有低,有坑有凹,有四腿的也有三腿的,睡在上面就像玩平衡木一样。安排在学校住就算是到了四星级宾馆了。逢到学校腾不出教室,就得去文化站或粮店什么的。没了桌椅就等于没了席梦思床垫一样,常常就找来两排带背的条形长椅子一拼。那椅子是弧形的,拼起来以後,中间必然有一条隆起的杠杠,睡觉时一般只能睡在这杠杠的某一边,另一边总是空着,于是就往往成了未婚小伙子们和女演员们说荤话的题材。
我到扬州上大学後,八个人住在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宿舍里,双人床,只要一个人晚上忘了洗脚,其他七个人就都没法睡了。去北京读书後谈上了恋爱,就更加体会到大男大女没有单房独间的痛苦,于是公园,影院,美术馆就成了常去的地方。那时偶尔读起老杜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会不甚感慨,觉得要是老杜晚几百年来到这世上该多好,我一定选他为党的领袖。
其实,我出国後所住的地方和在国内所有住过的地方相比已等于凤凰巢比麻雀窝了。比起国内同龄哥们儿,可以说已经超前进入共产主义了。所以出国後最初的几年我很少抱怨过居住的问题。但人好日子一旦过得久了,就给宠坏了。在美国呆了三五年,银行里有了一点点积蓄,就有点飘飘然起来。好像谈谈买房子这个美国梦也不再是那么遥远了。再说久住公寓好像问题一下也多了起来。以前在国内床挨着床,脚对着脚,天上打雷,地下发水也照睡不误。这出了国自己一个人有个屋子反而睡得不踏不实起来。记得刚住进那些公寓时觉得像进了皇宫,可越住就越觉得不自在,越住毛病越多了起来。第一个公寓嫌楼上的老兄天天走路噼哩趴啦响,第二个公寓怪那老美天天夜里两点钟要拉一次马桶,第三个公寓那邻居老太天天早上四点钟就起来洗澡。于是这时就开始想着,要是有个自己的独立屋该多好呢?!
正好毕业时走运,找到了一个差使,再加之房地产的不景气和贷款利率的下跌,便很严肃地作起美国梦来。梦作得多了,就真的开始转起房子来,整天不是跟着房屋推销员就是自己开着车子去看各式各样的房子。这一段大概就是这美国梦里唯一的一段美梦了,每看到一个宽敞明亮的房子就想像着何处摆电视,哪儿放花盆,躺在哪里念李白,坐在哪里读杜甫。反正想像是不花钱的奢侈,可以尽情享受。谁知转得多了,某一天就真的看上了一座情感上中意,经济上合理的房子来。于是梦也就醒了,烦恼也就来了,好日子也就完了。贷款地税,左邻右舍,学区环境....工作三五年能稳定吗?房屋的价值肯定不会再跌了吗?十年内会有七级以上的地震吗?苏联的洲际导弹真的已经不再对着咱们这儿了吗?除了没想过老杜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共产主义思想,该考虑到的买房子的好处和坏处都想到了。尤其忘不了的是那个下午去签贷款书的场面,手抖得利害。不像是买房子,倒像是签逮捕证或卖身契什么似的。
新房子终于住进来了,欢心自然是有的。觉得这么大的空间,都是自己的,就楼上楼下像猴子一样跳个不停,夜半醒来还要掐一掐自己以证明不是在做梦。然而一个月的蜜月感觉过去了,当初想像到的和没有想像到的烦恼就都来了。院子里水管漏水了,澡盆的下水道不通了,车库听见蟋蟀了,厨房里发现老鼠屎了。以前住公寓时,一个电话就有人来修好了,现在一个电话当然也会有人来修,可是得自己掏腰包了。
更糟的是,新房子一开始尚觉得大得能住下一个营,颇有"广厦万间"之感。夜里醒了,空空荡荡如处无人之境,心中凛凛然。然而,熟悉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之後,就觉得哪儿都拥挤起来。旧的东西舍不得扔,新的东西却不停的买。女儿的洋娃娃盒子还没拆,儿子的小自行车就骑了进来。于是,又不满足了,又开始去转了,又想起那百万利山庄了。以前去那儿,赏心悦目,当是去游览了;如今再去那儿,这心里就累上了:"咳,要是我再挣点钱,发点财,就可以...就可以...."于是,每多去转一次,就多一层妄想,就多一层幻灭,就多一层悲哀。乐透票钱花了不少,赌城钱输了不少,房子却觉得越来越小。
以前没房子时读杜甫,觉得杜甫有了房子要给穷人住,真是个好人。现在当了房主人,却不由自主地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广厦千万间,那是什么日子啊!为啥白给人住呢?租出去可是一大笔呢!不过老杜忙得过来吗?光收房租也得忙一阵子呢!哪里还会有时间写诗作文呢?想着想着,就又替老杜高兴起来,亏得他还是住在那破茅屋里,没当那个千万间公寓的"manager,"不然文学史上岂不是少了一个天才。
|